職工醫療保險政策
職工醫療保險政策
我的醫保卡還沒有到手,說是已經辦下來,我請我愛人去拿,說是要我親自去拿,才行。我得病了,走不得那么遠的路。現在的醫保卡又是銀行代發,非得要我本人去才行。我想領我本人的醫保卡都這么難嗎?我還是有過38年工作經歷的人都那么難,要是年輕人就更加難辦了,我又不是在冒充或者是冒領別人的醫保卡,就這么難辦呀!
進入2019年,國家和地方的社保改革舉措頻出,好消息一個接一個。6月11日,北京市醫保局官網又發布了兩條新政策,即《關于調整基本醫療保險住院最高支付限額等有關問題的通知》(京醫保發【2019】14號文件),以及《關于調整社會救助對象醫療救助相關標準的通知》(京醫保發【2019】15號文件)。
這兩條新政含金量高,普適性高,能切實提高醫保報銷待遇水平,切實減輕參保人就醫負擔。堪稱名副其實的惠民大禮包。其中,四類屬于社會救助對象的困難人群可加倍受益。
下面我就把這兩個新政策的要旨逐一為朋友們進行解讀。
1、關于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住院報銷上限
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住院報銷上限由原來的30萬提高到50萬。其中,大病統籌報銷上限提高了20萬。
解讀:這次提高的是住院大病醫保報銷待遇,和住院基本醫療費用無關,和門診基本醫療費用也無關。
(1)在職職工和退休人員都能享受。
(2)門診報銷上限不變:仍為2萬元。
(3)住院基本醫療費用報銷上限(即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不變:仍為10萬元
(4)城鎮職工大病醫療保險報銷上限由20萬提高到40萬,增加了20萬。
(5)原來住院基本醫療費用保銷上限10萬加大病醫療費用20萬,合計30萬。這次調整后住院基本醫療費用保銷上限10萬加大病醫療費用40萬,合計50萬。
看一下原來的報銷標準吧,對比后就更清楚政策的力度了。
2、關于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住院報銷上限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住院基本醫療費用報銷上限由20萬提高到25萬。大病醫療保險報銷起付標準調整為北京上一年度北京城鎮居民中20%低收入戶人均可支配收入。根據北京市財政局公開數據,2019年最新標準為30404元。
解讀:這次提高的是住院大病醫保報銷待遇,和住院基本醫療費用無關,和門診基本醫療費用也無關。
(1)全體參保人都能享受。
(2)門診報銷上限不變:仍為3000元。
(3)住院基本醫療費用報銷上限(即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20萬元提高到25萬,增加了5萬。
(4)大病醫療保險報銷起付標準調整為和北京上一年度北京城鎮居民中20%低收入戶人均可支配收入掛鉤。根據北京市財政局公開數據,2019年最新標準為30404元。以后會逐年變化。
看一看原來的報銷標準長什么樣吧,對比后就更清楚有什么變化了。
3、關于四類困難人員進一步享受更優惠標準
以下四類人員的大病統籌報銷起付標準降低一半,即30404元的一半,也就是15202元。
并且還規定起付線以上,5萬元以下的部分,大病保險基金支付比例由60%提高至65%。超過5萬元的個人自付醫療費用,大病保險基金支付比例由70%提高至75%。
哪四類人員呢?
(1)享受城鄉低保或生活困難補助人員;
(2)享受城鄉低收入救助人員;
(3)特困供養人員;
(4)低收入農戶。
4、關于提高社會救助對象醫療救助標準
對上述四類困難人員(見3),也就是社會救助對象,提高了醫療救助標準。其中,門診、住院、重大疾病每年救助上限標準分別由原來的6000元、6萬元、12萬元,提高至8000元、8萬元和16萬元。
在大病面前,這四類人群的醫保負擔再次被大幅減輕了。也是精準扶貧政策的落實體現。
5、關于執行時間
自2019年1月1日執行。對于今年1月1日后,政策頒布前,之前已經超過住院封頂線,按新政策可以報銷的人員。醫保局系統會根據新政策,重新計算應該補報的醫療費用。
6月底前,會直接打入北京一行醫保個人賬戶。不需要參保人自行申報或跑腿。
結語
這次的政策禮包很給力吧?在減費降稅,社保基金收入短期減少的背景下,擴大支出,實屬不易。體現了政府對百姓醫保負擔的重視,什么時候大病能免費醫療就更好了。但愿不是夢。(完)
生育保險和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并實施,對于參保職工講的話,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就是體現在繳費基數和繳費比例,生育保險的繳費基數要靠在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基數,基本醫療保險單位的繳費比例是6%,生育保險的繳費比例是0.7%,兩險合并實施以后,繳費比例就變成6.7%,就是6加0.7。
第二個不同就是醫療服務管理,原來生育保險的待遇支付實行的限額管理,而且也沒有實行定點機構的管理,那么新的兩險合并實施以后,生育保險要實行定點醫療服務管理,也就是說選擇定點醫療機構過去生育,這是一個變化。
最大的變化就體現在生育職工的待遇上,新增了門診統籌,就是產前檢查這個待遇,原來是沒有的,一個年度門診待遇可以最高支付4000元,第二就體現在生育醫療費,由原來的順產2000元提高到3000元,難產是3500元提高到4000元,也是按病種限額支付,流產、節育這方面的待遇,由原來的幾檔300元、500元、1000元,統一調高到1500元,這是主要的變化。 這次合并主要指城鎮職工,城鄉居民仍然是維持原來的政策待遇不變,只要他繳費夠兩年以上,可以限額給生育報銷3000元錢。
兩險合并實施需要一個過渡期,在過渡期內,呼和浩特市享受生育保險待遇的女職工或者男職工的津貼,還要按原來的申報方式享受待遇,第二是需要提醒,新的生育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合并實施以后,設定一年的等待期,原來繳費夠6個月,也就說設定半年,這次就調整設定一年,必須繳夠一年以上才能享受生育保險待遇。
具體咨詢可以撥打12333熱線電話,還可以關注呼和浩特市醫療保障局的微信公眾號。
新農合轉職工醫保,補繳5萬后卻遇新政策,我不知道你所說的新政策是什么,不管有什么新政策,能有職工醫保是絕對不會吃虧的。
第一,新農合已經整合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
新農合全稱叫新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現在已經與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合并,合并后的名稱叫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合并后城鄉居民實行相同的繳費標準,相同的報銷待遇,基本實現了城鄉醫療保險的一體化,這可能就是你說的新政策吧。
第二,新農合無法轉為職工醫療保險。
目前新農合或者是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是無法直接轉移到職工醫療保險的,所以不存在新農合轉為職工醫療保險的問題。如果不再繳納新農合,轉而辦理繳納職工醫療保險才是可行的。由于新農合和職工醫療保險是兩個不同的保險體系,其繳費標準,待遇享受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兩者之間是不能互相轉移的。
第三,繳納職工醫療保險不吃虧
繳納職工醫療保險,由于繳費金額比新農合高出很多陪,所以享受的報銷比例,最高限額等都比較高。靈活就業人員辦理職工醫療保險一般繳費比例為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8%,在繳納的8%中,還要根據本人的年齡結構返還部分到個人賬戶,就是社保卡里的錢,這個錢可用于到藥店買藥或是到門診看病,繳滿規定的繳費年限,退休后不再繳納醫療保險而終身享受醫保待遇,這可能就是你說的補繳5萬多元吧。補繳了這5萬多元的醫療保險,你退休后基本上就是病有所醫了,一輩子也不用在繳納醫療保險,同樣享受到醫療保險的待遇,這是不吃虧的。
總之,開始繳納新農合的人員,后來參加職工醫療保險,到退休前一次性補繳不足的繳費年限,退休后可不再繳納醫療保險而終身享受醫保待遇,這對個人的保障是終身的,所以一點也不吃虧。
以上是律師為大家講解的關于”職工醫療保險政策“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