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車禍連帶責任案例
酒后車禍連帶責任案例
?實際上,因為聚會后,飲酒發生意外,所有參與人員被判賠的案例并不少見。那么,如果攤上類似的事情,就肯定要賠償嗎?
法官認為,每個類似的案件均可能因為一些細節上的差別而導致最終裁定的不同。在假設聚會的形勢都是AA制的情況下,幾種可能出現的情況:
1.大家都喝酒了,也互相勸酒灌酒,事后又各自離去。這種情況下如果有人發生意外致死,所有聚會的參與者都要承擔賠償。因為在喝酒的時候,其他成員沒有勸阻,而且在聚會結束后也沒有安全將出事者送回家,任其獨自出行導致事故,其他成員都存在過錯,所以難逃責任。
?2.大家一起喝酒,并沒有互相勸酒,看到有人酒喝多了也進行了及時提醒,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發生意外,責任在誰?法官認為,參與聚會的成員或不會被追究責任。但因為及時提醒之類的行為很難在事后拿出有效證據,所以一般在這樣的情況下,法律上還是會判參與人員擔負少量賠償。其實這不算是處罰性的賠償,而只是出于人道主義給的慰問金,金額一般不會太大。
?3.一幫朋友吃飯,其中有個別成員一開始參加了,中途有事離開,期間也未勸過酒,如果有人發生意外,這名提前離開的人是否也要擔責?法官認為,一般情況下這人是不需要擔責的。但是,導致意外的原因有很多,細節也各有不同,因此很難一概而論,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4、法官最后提醒說,無論在什么情況下,大家在聚會喝酒時,一定要適可而止,一是千萬不要勸酒灌酒;二是如果有成員喝醉了,盡可能將他安全送回家,做到這兩點可避免擔責!
只要每個人都能互相照料,做好該做的事情,拒絕違規行為,悲劇就能避免。
喝酒后一人出事故,其他幾人是否有連帶責任要根據以下情況來認定:
1、根據《民法通則》、《侵權責任法》等法律規定,多數情況下應由發生人身損害的飲酒人自負損失。
2、但如果發生以下情況,則共同飲酒人也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首先是強迫性勸酒,比如用“不喝不夠朋友”等語言刺激對方喝酒,或在對方已喝醉意識不清沒有自制力的情況下,仍勸其喝酒的行為;其次是明知對方不能喝酒仍勸其飲酒,比如明知對方身體狀況,仍勸其飲酒誘發疾病等;第三,未將醉酒者安全護送,如飲酒者已失去或即將失去對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無法支配自身行為時,酒友沒有將其送至醫院或安全送回家中;最后,酒后駕車未勸阻導致發生車禍等損害的。擴展資料:案例:男子飲酒過量死亡同桌14人受牽連西安市長安區的王某給兒子舉行婚宴,曹某等十余人共喝掉15瓶白酒,曹某不勝酒力倒地后于次日死亡。其家屬遂將宴請者及同桌飲酒、勸酒者起訴,長安區法院經審理認為,死者曹某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明知酒精的危險性而不控制酒量或輕信能夠避免,本人對過量飲酒與傷亡后果具有最直接的因果關系,自身具有重大過失,應對其傷亡后果承擔主要責任。依照《民法通則》之規定,雖然各被告對曹某的死亡沒有過錯,但應酌情分擔相應民事責任。法院最終判令宴請人王某對曹某的死亡承擔補償責任5000元,最后離席的何某、姚某等8人各承擔補償責任2500元,參與飲酒但離席較早的孫某等4人各承擔補償責任1500元,離席較早的李某承擔補償責任500元。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節日親友相聚飲酒切莫貪杯 4種勸酒情形要承擔法律責任
“連帶責任”是民法專用術語,是“民事法律責任”中的一種。“法律責任”通常包含“刑事法律責任”、“行政法律責任”和“民事法律責任”三大類。
“酒駕”要承擔“行政法律責任”;“醉駕”要承擔“刑事法律責任”。
如果同桌喝酒的同事酒駕被攔下扣分并罰款,那作為同桌喝酒的人不負“行政法律責任”。理由是“同桌喝酒的同事”酒后開車行為與同桌其他人無關。
但是下列情況下,從法理上說要承擔法律責任,不管是否同桌喝酒:
一、明知他人喝酒還教唆他人開車。應當定性為“教唆”的違法犯罪。
二、明知他人喝酒還“強迫”或變向“強迫”他人開車。應當定性為同案犯。
第一種情況通常發生在一般朋友、熟人之間;第二種情況多發生在領導與下級之間,長輩與晚輩之間。比如給領導開車有專職司機,領導、長輩叫開車,往往很難拒絕。
常見的是“你放心喝酒,酒后盡管開車,我認識交警,查到也無謂,我幫你擺平”等。這些人十之八九是不負責任的“牛B”。
其實,為了防止辦案受到干擾。不少地方在查到酒駕、醉駕后,首先就阻斷了嫌疑人與外界的通信聯系,比如暫時保管手機等,等其他人知道“被查”信息,證據已經坐實,甚至錄入了“辦案信息系統”。辦案是講究時效的,一旦進入辦案信息系統,不是通過一般的“關系”能刪除的。江蘇省公安的辦案系統由省公安廳掌控,進入系統的信息想刪除要層報到省公安廳才能刪除,而且要有正當的理由。
另外,酒后駕車出了交通事故,即便交警想幫助你隱瞞酒駕、醉駕的事實,對方也不會允許,涉及到責任認定的問題,執法交警也不會拿自己的政治生命開玩笑,辦一個案子把自己繞進去。
總之,駕駛人千萬要有自己的主張,出了事情還得自己擔。自己仍然是“主犯”,對方最多是“從犯”或“教唆犯”。教唆成年人違法犯罪的,處罰很輕,甚至不處罰。真出事了想擺平并不那么容易,國家之大,也不排除個別地方、個別情況下有人的確“牛B”,后臺足夠“硬”,確實能擺平,但是還是不要輕信冒這個風險為好。
平平安安就是福!
1、先查明出車禍的原因,死者對事故有無責任,如果死者無責任,就不要說那么多了。
如果死者有責任,也要看是否和飲酒有關。2、如果死者是因為喝酒導致事故死亡,你們一起喝酒,也知道他酒后要回家,而且是駕車回家,你們的義務不只是勸他別駕車回家,在他執意要回家的情況下,還要阻止他駕車,采取通知他家人讓他不要回家或來人迎接,或者找人代駕送他回家,或者讓他乘出租車回家等有效方式,你們只是簡單的勸阻,而沒有盡到進一步義務的,對他的死亡仍是有責任的,但這個責任不是連帶責任,而是根據你們的過錯程度,承擔相應比例的責任。一個案例供參考:網頁鏈接
酒后駕車發生交通事故,由酒后駕駛者承擔事故全部責任 酒后駕車分為飲酒后駕駛機動車、醉酒后駕駛機動車、飲酒后駕駛機動車的,處暫扣一個月以上三個月以下機動車駕駛證,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醉酒后駕駛機動車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處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暫扣三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機動車駕駛證,并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如果酒后駕駛機動車造成交通事故的,并且構成犯罪的,終生不得在考取駕照。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煩請您給我點個贊和關注!打字不易 有其它問題可以私信我給您解答.謝謝
以上是律師為大家講解的關于”酒后車禍連帶責任案例“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