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舉報個人所得稅偷稅漏稅
如何舉報個人所得稅偷稅漏稅
目前各省市查詢方式差不多,主要有四種。
個人所得稅屬于地方稅務局征收,納稅人可通過地方稅務局辦稅服務廳、網上辦稅廳、自助終端機、微信辦理查詢。
一、辦稅服務廳窗口查詢。
納稅人填報《涉稅信息查詢申請表》,持有效身份證件原件及復印件(先實名認證),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稅服務窗口申請查詢和開具《個人所得稅完稅證明》。
二、網上辦稅服務廳(電子稅務局)查詢開具。 納稅人可登陸當地地方稅務局網上稅務局,注冊用戶后(也要實名認證),可自行查詢其個人所得稅完稅信息,需要打印的,可以聯網打印《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完稅證明》,具體操作可參考當地稅務機關網上辦稅服務廳操作手冊。
三、自助辦稅終端查詢開具。 納稅人也可持二代身份證(原件)到辦稅服務廳自助辦稅終端查詢開具《個人所得稅完稅證明》。
四、微信查詢。通過關注當地稅務機關微信公眾號查詢。(也需要實名認證)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納稅人查詢自己個人所得稅會更加方便、快捷、高效。
可以向當地稅務機關投訴。
【法律依據】
《刑法》第201條:納稅人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的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滿百分之三十并且偷稅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或者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偷稅漏稅,是我們習慣性的口頭表達,對于“偷稅漏稅”的定性需要稅務機關核查確定。在平常我們常見的涉稅違法行為,可以通過12366電話進行舉報。常見的行為有:
1.未辦理稅務登記證或者未在顯眼地方懸掛稅務登記證,都屬于違規行為。可以舉報,建議多拍幾張照片,佐證。
2.未開具發票,或未足額開具發票或以各種理由拖延開具發票等不及時、不規范開具發票行為,皆可以舉報。
3.不如實申報或者隱匿收入行為,這個問題當然可以舉報,除非你有充足的證據,稅務機關一般很難進行核實。
4.其他行為。
按照《稅收征管法》規定,扣繳義務人應扣未扣、應收未收稅款的,由稅務機關向納稅人追繳稅款,對扣繳義務人處應扣未扣、應收未收稅款50%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不過這個舉報,應該要有明確的證據,清楚的線索。
對于個人來說,不管有沒有發生辭退一事,都應該有個明確的意識,現在個稅的環境變化了,繳納個稅與自己的信用息息相關,要充分重視自己的個稅繳納問題。在一開始簽訂合同的時候,就需要明確以下事項:
1. 工資基數、社保和個稅
商定的工資基數是多少,那么就應該在合同中有所體現。如果說工資基數定得特別低,說的是分開發或者是以其他的形式發,那么都有可能對個人的利益有影響的,也可能涉及到漏繳個稅的問題。現在個稅引入了專項附加扣除,對于大部分的工薪階層,稅費是大大降低的,所以通過故意降低工資基數來降低個稅,可能并沒有大大減輕個人的負擔,反而影響到個人的社保以及納稅的信用,有可能得不償失。
2. 發放的方式
雖然工資發放的形式多樣,年終獎,績效、加班等,不管是什么形式,涉及到個稅的,還是應該正常算,如果單位提出要通過分拆工資來降低個稅,個人要注意相關的風險。
3. 合同中明確的條款
工資基數、獎金計算方式、發放的方式、時間,賠償補償等問題,都要在合同中列明。而且,盡量不要模糊,對于可能產生變化的項目,要謹慎。
總之,與公司簽訂合同前就要保護好自己的利益,通過合同等方式進行規范,避免后期的風險。如果到了后期要進行舉報,也需要有足夠的證據和相關的線索。
以上是律師為大家講解的關于”如何舉報個人所得稅偷稅漏稅“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