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土地征收補償標準
西安市土地征收補償標準
3萬每畝,陳倉區八廟村最近在征收土地,聽說是要建輕軌,
果樹屬于地上附著物,被征收土地上的附著物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具體可以咨詢當地土地管理部門。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計算。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規定。
承包地被征收的村民按規定會獲得青苗及地上構附著物補償、生活安置補助等相關補助補償,并能按規定獲得
征地的集體收益分配。
這是在農村具體從事過土地征收工作的筆者,結合工作實際給出的答案,同時也是筆者親戚家在土地征收時獲得補助補償的相關情況。
第一,按征收面積計算的青苗及地上構附著物補償。征收了當事人幾畝地,就按當地土地征收政策中關于青苗及地上構附著物補償的標準,計算補償金額。以筆者本地為例,假如張三家被征收了5畝,每畝地的青苗及地上構附著物補償1.8萬元,該項補償就為9萬元。
第二,根據征收面積計算的生活安置指標及相應補助。這項其實是群眾關心的重點,但這項計算相對較復雜,首先要根據本社的人均耕地面積計算出各戶的土地被征收的生活安置指標。以筆者本地為例,假設人均耕地面積為1畝,張三家被征收了5畝,就有5個安置指標,若張三家有5人就能全部進行安置,若不足5人,多余的指標可調劑給其他需要的人(就是可賣錢),自身指標不夠也可向其他人買指標(當然也可不納入安置)。每個安置指標對象確定后,就會向安置指標對象發放安置補助(若涉及繳納社保的會先行扣除)。
第三,有資格參與因征地而衍生的集體收益分配。對于因征地而衍生的集體收益,不少人不清楚,其實質就是土地征收時實測面積大于本社證載面積(因原先的土地測量不精確以及按收成對土地面積進行打折、未納入面積統計的道路、未劃分的公地等,造成證載面積往往小于實測面積)的青苗及地上構附著物補償,以及按實際征收面積計算的土地補償的20%部分(80%部分為統籌用于社保繳納的公益金)。承包地被征收的村民,就有資格參與這部分集體收益的分配,當然具體的分配辦法需社員大家討論通過。
欲感受“三農微耕機”犁開土地的更多鄉土氣息,敬請關注@鄉村微視界之鄉村漫記,衷心感謝閱讀和點贊。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本人在西安經歷過一次小產權房拆遷,小產權房是指在農村集體土地上建設的房屋,沒有相關權屬證件。
關于賠償,1、對于住戶為該村股民身份的小產權住戶,安置住宅面積以購房合同面積為依據,實行拆一還一,補差300元每平方米后予以安置。2、對于住戶非該村股民身份的小產權住戶,住宅面積以購房合同面積為依據,實行拆一還一,補差800元每平方米后予以安置。3、另外還有什么獎勵費、搬家費、裝修補償費、過渡費等等。最終收支相抵核算。
這個是幾年前的政策,具體賠償標準各區縣、每個村子都不太統一,總體都是一村一案執行。希望有幫助。
以上是律師為大家講解的關于”西安市土地征收補償標準“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