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積金國管還是市管好
公積金國管還是市管好
1、概念區分:國管公積金是中央國家機關住房資金管理中心(或中央直屬機關分中心)管理即國管公積金。市管公積金是各市住房公積金中心管理即市管公積金。
2、繳存賬號區分:國管公積金繳存賬號是以502、509或512開頭。市管公積金以身份證號碼開頭,并且末尾加00。
3、使用范圍區分:國管公積金可以跨地區使用,如鐵路單位,是屬于鐵道部直管的,其單位職工的公積金是可以跨地區使用。市管公積金只能在本地或是在規定可異地貸款的城市使用。
4、準備證件區分:兩種都需要買賣雙方提供身份證、戶口本、結婚證等基本資料。除此之外國管公積金還需要準備單位開據的收入證明,市管公積金不用開據收入證明。
感謝邀請!
每當樓市有任何風吹草動,都牽著這億萬購房者的心,國家每出臺一次相關政策都能引起購房民眾的熱議與廣泛討論。這個政策對于樓市有何影響,是鼓勵放任還是在打壓維穩,對于自身購房來說是利好還是利空。或許得到利好政策是購房者永遠想要實現的夢想,但是現實是每當樓市出現小小的火熱時,一盆澆滅烈焰的冷水直面而下,以維護市場的正常運行。
日前,一則“國管公積金:認房又認貸,二套首付六成!”的新聞占據了不少媒體的頭版。它的出現讓不少打算使用公積金貸款的購房者慌了手腳。
國管公積金中心發布《關于調整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政策進一步優化服務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對二套房貸款實行“認房又認貸”,二套房首付比例調整為最低六成且最多貸60萬元。新政自2019年4月15日起執行,以網簽日期為準。 自2018年9月市管公積金認房認貸升級之后,唯一認房不認貸的國管公積金也開始收緊。具有明顯的的政策收緊導向,為最近火熱的樓市敲響一記警鐘。
什么是國管公積金? 國管公積金:是指中央國家機關及在京單位等國管單位的在職員工繳存的住房公積金,還包括中央直屬機關分中心繳存的住房公積金,由中央國家機關住房資金管理中心負責管理。 而我們常說的公積金是屬于市管公積金,是城鎮企業、外資企業和地方省市單位職員繳存的,由市里的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負責管理。基本上國家企業的公積金都是國管,地方省市的公積金是市管。
國管公積金主要在北京使用,部分可以在異地使用,主要還是央企職工等,其他城市非常少,所以國管公積金在住房公積金申請中的占比非常少,正常年份申請占比大約只有12%。
現如今社會工作人員職業還以主要以城鎮企業、外資企業和地方省市單位為主,市管公積金占據市場的絕大數比例,國管公積金涉及范圍有限,覆蓋比率不高,其政策的收緊對于全國樓市的直接影響不會太大,但是對于政治中心的北京來說,或許是潑了一盆冷水。 公積金貸款政策收緊,體現政策導向和政府管控思路,落實公積金貸款“認房又認貸”的政策,把控公積金貸款發放節奏,滿足首套房剛需購房,遏制投資投機性的炒房需求。 把此次政策總結為維穩和滿足剛需購房兩點應該很清晰了,但對于北京的剛需來說,只靠公積金貸款根本不可能滿足其購房貸款需求。
就像我們認知的那樣,公積金購房的優勢非常明顯,對購房者來說,公積金貸款相比商業貸款利于更低,公積金貸款6-25年,年利率為3.25%。而商業貸款5年以上,年利率為4.90%。
或許這樣的看數據不能直觀的看出結果,那么再舉例說明一下。以120萬元貸款額度,期限25年計算,相比較商業貸款來說,公積金貸款將節省32.93萬,而且每月的還款額度公積金貸款也比商業貸款少。
都說蒼蠅再小也是肉,既然能節省一部分資金,大部分的購房者更傾向于使用公積金貸款來節約自身的買房經費。
可是對于在北京購房的置業者來說卻不是這樣的。 北京公積金貸款上限是120萬,但是在北京一套普通剛需住宅起碼400萬以上,公積金貸款最高只能貸120萬。這種情況下,首付比例高達70%以上,比國管公積金公布的二套房首付60%都要高。120萬的公積金貸款遠不能支撐剛需購房需求,首付能力低的真剛需也不可能使用公積金購房,于是公積金貸款在北京據成為了大部分高收入人群的購房工具。 此次國管公積金政策的調整,雖然是在樓市回溫過程下的一種溫和提醒,表示政策始終緊盯樓市動態,防止大起大伏,但是此次國管公積金的調整只能說非常雞肋,范圍太小,只能對環京樓市達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打擊其氣氛高漲的樓市小陽春。但是對于以市管公積金為主的其他省市來說沒太大的實際作用,鄭州的置業者更是不用放在心上,有關心國管公積金的時間,還不如去了解一下河南省直公積金的政策調整呢。
再次感謝邀請!
歡迎點贊和轉發,如果有好的建議,也請留言和評論,您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國管公積金和市管公積金主要區別有三個第一個是管理單位不一樣。根據國管與市管就能區分出你的單位是某某國家機關,國企還是地方國家機關和一般性企事業單位了。基本上國家機關單位的公積金都是國管,地方省市機關單位的公積金是市管,一般的企事業單位的也是市管。國企大多是國管。第二個區別體現在公積金購房方面。貸款年限有很大差異。一般貸款年限的計算公式是房齡+貸款年限小于等于一個數值。這個數值,國管的要比市管的要大。也就是說,某些老房子,市管公積金貸不出來錢,國管的就可以的。第三個區別,是我參考了其他人的答案,不能確定是否準確。兩者主要的區別是公積金是否可以跨地區使用。國管公積金可以跨地區使用,如鐵道部,是屬于鐵道部直管的,他們的單位職工的公積金是可以跨地區使用的。市管公積金只可以在公積金繳納地才可以使用。
同樣是員工,有的人每月公積金五六千,有的人只有五六百呢。
差距主要從這三個方面看:
一是公積金多少與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資水平有關。
有的國企平均工資低,當地社會平均工資也低。比如,平均工資3000元,就算按頂格繳納,自己12%,單位12%,共計720元。有的國企平均工資20000元,按照12%繳,一個月4800元。
二是公積金多少與繳納比例有關。
假設兩家國企,平均工資都是20000元。企業A按照12%頂格交,月度公積金就是4800元。企業B按5%繳,每月2000元。公積金相差2400元。
三是公積金多少與當地繳納基數有關系。
舉例說明:
住房公積金繳費基數,是在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之間確定,月收入超過社會平均工資300%的,以300%計算。
假設,北京兩家企業都按照12%比例繳費。
小張所在的企業有魄力,按照社會平均工資300%封頂繳。假設上一年北京社會平均工10000元。小李的繳費基數是3000元,12%+12%=24%*30000元=7200元。
小王所在的企業沒有魄力,按照社平工資的60%作為繳費基數,即6000元。如果企業再不厚道按照5%繳,那么就是6000*(5%+5%)=600元。
兩個人工資一樣多,小張的月度公積金是7200元,小王的月度公積金是600元,相差12倍。
國企執行公積金制度普遍比較規范,主要由三個因素拉開了差距,一是上一年度平均工資水平,二是繳費基數,三是繳費比例,造成了差距過大的結果。
以上是律師為大家講解的關于”公積金國管還是市管好“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小伙伴。